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日籽聊書籍

⟪#塑思考⟫ 這本書,由 佐藤卓 老師分享過去經手平面、包裝、策展等設計案例,並從生活觀察裡,得出設計的本質、不做設計的重要性、設計的誤解…等小篇幅文章,而這些文章中,全圍繞一個核心 — 「塑思考」,那「塑思考」到底是蝦咪🤔?
▼ 先談談以柔克剛
「以柔克剛」經常拿來形容待人處事,要柔軟要彈性。
佐藤卓 老師提到:「說到『柔軟』有兩種型態,一種叫『彈性』,另一種叫『塑性』」。
Q:彈性、塑性,差在哪😯?
◼︎彈性可以想像是一顆皮球,受外力擠壓之後會變形,但也會回彈。
◼︎塑性可以想像是一塊黏土,受外力擠壓之後會變形,並產生新樣貌。
因此,保有彈性的設計師,受環境壓力擠壓,大多會回彈至原本的樣貌,而那個樣貌就是「#自我」;相反,保有塑性的設計師,因為能拿掉「自我」,則可以隨環境壓力變化,產生出全新樣貌。
彈性與塑性,就差在「自我」。
▼ 留意自我的存在
身為創作者,我們都希望作品更美更好,但在設計過程中,卻經常不小心將「自我」放進裡頭,把自認的好、自認的美、自認的…間接套進作品當中🥺,即便一改、二改、三改…,裡頭總是添加些「自己的影子」,到頭來會發現,某些元素或符號根本毫無意義,大多都是自認完美的設計要素😵。
▼ #設計師的軟實力:塑思考
塑思考的核心即是「#拋開自我」,不刻意的推銷或改變業主想法,而是順應環應、市場、自我專業、業主需求等綜合因素,以客觀角度來進行設計🧐,讓每一件作品都能以最合適的方式呈現於眾人面前,並非個人喜好,或從眾風格,而是創造物品與使用者的全新連結。
如黏土一般保有塑型力,這正是設計師應有的核心軟實力!
我的平面設計 IG 帳號 :been_office
我的空間攝影 IG 帳號 :rizi__photo
我的Facebook:BeeN_studio 日籽設計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