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日籽聊書籍

另一個有感的章節,是談論到:#設計的分類與誤解。
▼ #設計歸誰

在日本圖書館,根據十進分類法(NDC)分類書籍,第一層的十大類,與第二層的十小類,都找不到「設計」,必須進到第三層,才在第七大類藝術的第二層「繪畫」之下,出現「平面設計、圖案」,以及同樣第七大類第二層「工藝」之下出現「設計、裝幀美術」😵…
▼ 但這也延伸出多數人對設計的誤解🤔:
◼︎設計當時之所以被歸類在繪畫底下,是因為過去電腦尚未普及,設計人員必須透過手繪與拼貼的形式進行設計,因此才會被歸類於繪畫之下🤓。
◼︎工藝底價的設計又是怎麼回事呢?過去的產品大多為手工藝製造,少部分依靠半自動成型,因此手工、產品、裝幀設計,就被歸類在工藝類別之下🤠。

時至今日,多數人對於設計的印象就是:
◼︎「哦!設計喔!那你應該很會畫畫囉😂!」
◼︎「工業設計哦!(腦袋運轉)那幹嘛的😅?」
這些誤解,就來自設計分類的模糊導致。
▼ 那設計歸誰啊🤨
這問題很複雜,因為設計本身就不容易歸類🧐
舉例:設計除了平面廣告、LOGO圖形…之外,立體的包含工業設計、三維空間的室內設計、建築設計。
但我們常聽到的程式設計、動線設計、流程設計…等等,也是設計,換句話說:「設計的範疇是跨域的」因此要歸於哪一類,也真的很難說得清。
▼ 總結:我所認為的設計

「設計」無所不在,設計更像是一種 #思維,只要能串連人與物之間,產生新體驗的行為,都可以算是設計;「美化與裝飾」只是設計行為的其中一部分,但如果誤認這就是設計的全部,那就大錯特錯了🙅🏻♂️!
👋🏻 最後一篇分享「內心的設計與手上的設計」,明明喜歡”ㄏㄧ 花”,但總是做簡約的設計,是因為怕被說沒sense?
我的平面設計 IG 帳號 :been_office
我的空間攝影 IG 帳號 :rizi__photo
我的Facebook:BeeN_studio 日籽設計
.